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切实保护文物古迹,近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启动了该县石鼓铁虹桥修复工作。 石鼓铁虹桥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咽喉驿站,1936年,贺龙、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二方面军长征时曾由此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石鼓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发展,铁虹桥逐渐被附近建造的公路大桥所取代,转而成为石鼓一景。由于江河经年累月的冲刷,目前铁虹桥桥面受损严重,桥基部分倒塌,给过往行人和游...
4月25日,全国第二期古籍普查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典礼暨首批“江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江西省珍贵古籍名录》颁牌颁证仪式在南昌举行。大江网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江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通过对全省古籍藏量的摸底调查,已初步了解到江西省132家公藏单位、29家个人拥有古籍100万册以上,其中善本5.5万册。据统计,江西省古籍藏量以公共图书馆为多,64家公共图书馆藏有古籍91万册...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修复一件北齐佛教造像。 临漳2895件(块)佛教造像及残片抢救修复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1月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省文研所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邯郸市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一个埋藏坑中一次性发掘出2895件(块)佛教造像及残片,历史时期跨越东魏北齐至唐代初期。该发现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藏坑发现。日前,该项考古研究取得新进展。据...
2011年由巴丹吉林沙漠文物联合考古调查队采集的夹砂红褐四系彩陶罐等七件文物,近日得以修复。 阿拉善右旗博物馆特聘请宁夏博物馆文物修复家高级工艺师赵福春,对该旗近年来采集和出土的夹砂红褐四系彩陶罐、汉代灰陶盆、罐等具有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7件陶器进行了修复。 宁夏博物馆文物修复家高级工艺师赵福春说,他修复文物已有三十多年经历了,这种器型的文物确实比较罕见,在沙漠里发现更为罕见,像这么大体形...
记者从舟曲县人民政府了解到,舟曲县有6处文物点入选甘肃省文物局近日出版发行的《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舟曲县相关部门将结合史料及民间传说,对这6处文物点进行全面的修复和保护。 据舟曲县文化馆馆长张宝明介绍,这6处文物点分别是石门沟栈道遗址、洪霖夫妇合葬墓、石门沟墓地、八楞寺、黑峪寺和西固县创建西街女校碑。 2010年8月8日,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在此灾害中,舟曲县城及周边...
鼓楼区福涧街麻王庙前晚被拆除。昨天傍晚,麻王庙管委会群众向本报记者反映此事。据悉,麻王庙内供奉祈求儿童免受麻疹传染的保护神,在福州仅此一处。 昨天傍晚,记者赶到麻王庙现场,只见原先被拆后残存的陈靖姑奶奶宫已被夷平,变成安泰派出所的工地。前年本报记者在陈靖姑奶奶宫内残存的西墙上,看到残存的三十六宫婆彩绘壁画,如今精美的壁画均被挖掘机毁掉。 据悉,对于麻王庙拆除一事,此前区房管、街道、社区与麻王庙...
需要修复的画作《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旁的莫诺酒店》——卡纳莱托,丹佛美术博物馆收藏 2012年3月6日,经国际性的专家评审组评审决定,首批成功申请获得欧洲艺术基金会新创立的博物馆修复基金的受益者为:美国的丹佛美术博物馆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他们将得到该基金的资金援助,分别用于修复卡纳莱托的油画以及一组发掘自波旁皇朝伊莎贝拉墓的青铜纪念雕像。博物馆修复基金由举办世界顶级艺术与古董博览会的欧洲...
“山寨”古城墙、破坏性改造、维修性拆除……自从郑州市商城遗址城墙修复工程开工以来,质疑声不断,修复工程也是时断时续。近日,对此改造工程郑州一些市民的质疑声又起:遗址的原貌已荡然无存,不知这种改造是保护还是破坏。河南省特聘教授、郑州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带头人高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商城遗址属于无价瑰宝,一定要按原样好好保护,绝不能如此改造。而保护部门称,...
《清敕修大藏经》经版修复保护工作现场上午对媒体开放。记者程功摄 近七万块270多年前的木质经版将经过清洗重新付印。今天上午记者在《清敕修大藏经》清洗保护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对大藏经进行保护的第一道工序清洗经版。 《清敕修大藏经》一般称为“大藏经”,简称“龙藏”。其经版是我国保存至今唯一一套木板雕刻的汉文大藏经版,它是中国最后一部官刻大藏经。全...
三坊七巷泰山庙里的壁画,画里的人物非常生动,艺术价值很高陕西专家将对福州三坊七巷老院落里的壁画进行抢救性修复。昨日,记者从三坊七巷管委会获悉,三坊七巷古建壁画保护三期项目将于今年展开,项目将邀请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专家,对13处古建筑的400余平方米壁画进行修复。 据介绍,三坊七巷不少老院落的墙壁上均绘有壁画,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壁画损坏比较严重。2008年开始,有关部门启动了对三坊七巷古建筑壁画...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翔安大嶝田乾社区“金门县政府旧址”12幢闽南古厝是一大重要发现。昨日记者获悉,翔安区有关部门将拨款300万元对这12幢典型的闽南红砖古厝建筑群进行修缮保护,力助其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12幢闽南古厝将修旧如旧 据翔安文史研究人员洪水乾介绍,1937年10月26日,日军占领金门岛,金门县政府被迫撤离金门岛迁往大嶝岛,借用民居办公,...
记者28日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像抢救性保护”发布会上获悉,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刻有1007只手臂的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目前仅37只手完好,亟待整容。为此,有关部门根据前期勘察、研究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将于明年对“千手观音”进行整体修复。专门用于保护该文化遗产的“千手基金”也于同日成立。 上次“手术...
活动现场 李逸民将军铜 将军亭 李逸民将军故居 12月8日,安仁镇李登村隆重举行李逸民将军故居修复开馆仪式,同时李登村还被授予“龙泉市生态文明村”、“龙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泉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旅游点”。作为革命老区,我市又多了一个开展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增...
出身青铜器修复世家的金春刚 金春刚正在做拓片小图:完工的拓片美得像一幅画 1947年出生的金春刚今年63岁,他出身青铜器修复世家,却在拓片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虽然早已从安徽省博物馆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但他依然常常辗转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因为那里的考古与研究工作,需要他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他在安徽乃至全国都是硕果仅存的拓片大师了!”安徽省博物馆文物科研保护...
武圣宫何时得以修复 “下雨天,我们都不敢睡觉,害怕老墙(武圣宫侧墙)坍塌砸到房顶。”11月27日下午,家住恩施市武圣宫附近的陈娇(化名)站在自家屋檐下,向笔者诉说着心中的顾虑。 由于房屋离老墙很近,观察墙体脱落的情况已成了陈娇的一种习惯。她告诉笔者,几乎每天都有瓦砾从墙体上方掉下,每年都会有局部垮塌现象发生,尤其是2007年武圣宫“闭门休业”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